与骨灰寄存建筑空间复合

2024-12-22

国内骨灰寄存建筑由于骨灰保存、管理、防火等方面要求,空间大多较为封闭,通风采光较少。室内多采用双面格架存放,走道较窄,密度较高,空间较为压抑,更像临时摆放的仓库。并且,通常建筑与室内格架设计并不是由同一设计师共同完成,因此,容易造成室内骨灰存放格架与空间整体不协调等问题。...
更多
与骨灰安置空间所处的场地自然环境复合

2024-12-22

国内墓园选址大多在城市郊区,且多为坡地地形。与骨灰安置空间所处的场地自然环境复合,主要是与地形景观复合,即地景化。在墓园设计中,部分设计结合地形能有效节约占地。常见的与地形结合的殡葬模式为坡地壁葬,在新型葬式中大众对壁葬接受度较高,与坡地地形相结合的壁葬符合中国人“入土为安”的传统思想,使人感觉永久坚固,具有一定纪念感。...
更多
祭扫当代继承与发展

2024-12-20

1.国家的重视 很多传统节日其核心价值不仅跟现代社会的信仰不矛盾,甚至是值得发扬的。比如端午节的爱国精神,重阳节的敬老精神等。从2008年开始,清明节成为国家法定假日。可见其文化内核是受当代社会认可与推崇的。...
更多
传统祭扫仪式

2024-12-20

按照习俗,祭扫的顺序首先是扫墓,即将墓园打扫干净,铲除杂草,修整坟墓,添加新土。在立体葬中,清扫墓园的行为转变为探望,擦拭骨灰盒并为逝者默哀的瞻仰过程,是生者与逝者情感交流最为密切的环节。...
更多
新时代我国殡葬制度改革的方向

2024-12-20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遗体是宝贵的资源,而且遗体承载着逝者亲属的情感,因此,我们要切实树立善待遗体意识和遗体资源化意识,从尊重群众情感和意愿入手推进殡葬制度改革,努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殡葬新格局。...
更多
疏堵结合以疏为先树立惠民绿色文明殡葬新风尚

2024-12-18

殡葬是重大民生事项,中央高度重视,社会广泛关注。近年来,安徽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殡葬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先,推进惠民、绿色、文明殡葬建设,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更多
推进“三个治理”,整治殡葬突出问题。

2024-12-18

一是源头治理违规土葬。坚定不移推进遗体火化。截至2019年底,全省遗体火化率达92.37%,较2017年底提升了57.37%。其中,上饶、宜春、南昌、吉安、鹰潭、赣州、抚州等设区市遗体火化率达到或接近100%,其他4个设区市遗体火化率也大幅提升。...
更多
发挥“三个作用”,助推绿色殡葬改革。

2024-12-18

一是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省委、省政府两办出台了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推进殡改的实施意见,要求党员干部“六带头”:带头实行遗体火化,带头实行生态安葬,带头实行节俭治丧,带头文明低碳祭扫,带头治理乱埋乱葬,带头倡导殡葬改革。抓住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建立完善领导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两报告一承诺”,引导党员干部主动做殡葬改革的践行者、生态文明的推动者、移风易俗的引领者。...
更多
迁坟前期预热:逐渐外围化的村民

2024-12-16

自2018年全国丧葬礼俗改革暨公益性公墓建设管理座谈会召开后,全国积极响应贯彻关于殡葬移风易俗方面的重要指示精神,致力于打造现代丧葬礼俗培育阵地。殡葬改革在全国各地尤其是乡村地区大刀阔斧的展开,阶段性的成果则具体表现为丧葬仪式的简约化和火化遗体的高接受度。在各地普遍接受遗体火化时,Z镇的传统丧葬文化中社会舆论机制让Z镇的丧葬改革明显滞后。殡葬改革的宣传工作在Z镇早早启动,奈何同姓血亲纽带紧密,往往介于村庄人际关系网络的牵制不便进行管理,相关改革工作往往停留在口号阶段,民众们也都不以为意。...
更多
外部政治经济环境影响下的丧葬仪式研究

2024-12-16

(1956年殡葬改革后学界的研究重点转向:由丧葬仪式的自身伦理文化内涵怎么通过仪式升华,转向讨论国家权力与传统民俗冲突型互动形式,部分肯定了国家权力为民俗仪式流程简洁化提供了契机与动力,更多的是强调国家权力下沉的治理目标与民俗伦理内核深嵌乡村社会运行的现实情境之间的紧张关系。)丧葬仪式虽然是个体的人生仪礼,属于伦理文化精神的范畴,但是在这里我们要强调的是政治经济力量如何通过改造丧葬仪式来重新塑造中国人的社会生命。重点关注是殡葬改革政策与社会传统民俗冲突下的丧葬仪式研究。...
更多
联系我们

电话:400-158-1318

手机:17765126874

邮箱:706417206@qq.com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径山

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在线留言

扫一扫加好友


在线留言
您的姓名
联系电话
留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