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400-158-1318
手机:17765126874
邮箱:706417206@qq.com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径山
发布时间:2024-11-30 浏览量: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丧礼文化,其中丧礼仪式是丧礼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皖北地区D县农村的殡葬习俗从古代沿袭至今,已有数千年,这种仪式基本都是固定的流程了。在该地农村地区,村民们重视“厚敛厚葬”,丧礼流程极其复杂。笔者在与当地的大老执(当地负责殡葬的村民)交谈后,根据大老执的描述,整理出当地农村的殡葬流程,共H个步骤,依次分别是“倒头”“火化”“烧纸”“送行”“接供”“宴客”“闹棚”“出棺”“入葬”“圆坟”“五七纸”。
“倒头”:老人生命最后时刻,家里人为其穿上寿衣,把老人的床抬到正房中间,等老人离世后,把床的方向反过来,成为“倒头”。
“火化”:将老人的遗体送往火葬场火化;“烧纸”:逝者的儿子每天要烧开门纸和关门纸,一如生时的晨醒昏定。在出殡前的这几天里,一般的朋友听闻后都要来吊唁,也称烧纸。
“送行”:送行人抬着纸扎的轿子到灵棚,亡灵“上轿”,轿内放上衣物和童子、“厂环等随从,孝子手擎线香,牵着白布跟在轿子后,一直送到村外十字路口,孝子跪在路边将轿子焚化。
“接供”:出殡当日,亲朋赶来登记供品,现在都以现金形式出现,大老执根据亲戚关系和登记次序安排烧纸顺序。
“宴客”:操办酒席是葬礼中最繁琐和最昂贵的事情,本姓本家在农闲时节会一起来,来的人越多说明家族越大,摆的桌越多事主越有面子。
“闹棚”:闹棚是葬礼中最热闹的环节,女性响器班子成员扮演哭孝子的角色,唱哭唱闹棚,表达子女对老人的眷恋,唱腔常常引起共鸣,亲朋可以点播歌曲或戏曲唱段,直到太阳偏西才结束。
“出棺”:出棺是出殡的中心环节,闹棚后由大老执指挥,孝子们跪在灵棚外,拆除灵棚,承重人员进入屋内,共同将棺木抬出。
“入葬”:当地人把挖墓坑的位置叫穴,阴阳先生指出打坑的方位叫点穴,棺木吊入坑内后,大老执征求孝子意见,棺材摆正后在顶上撒上五谷、放上弓箭、衣食罐子和喜爱之物,最后盖上棺衣棺席,长子封第一锨土,最近亲戚感谢帮忙,通常买两条烟分给大家。
“圆坟”:在亡者坟前摆上祭品,摆上一壶酒、酒杯,斟满,洒祭,有抽烟的亡者还要供上烟卷,其他特别食品也要供上。然后烧化阴币纸钱,提醒亲人收钱。圆坟后,丧礼基本结束,三年后的清明才能再在坟上动土。
“五七纸”:逝者下葬后,每逢第七天都要烧纸烧香,邀请和尚道士超度亡魂,现在简化为第三十五天在坟前祭奠。
扫一扫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