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村丧葬仪式发生的主要变化

2024-06-06

以往的丧葬仪式,大都是在第一天的时候主要做“丧”仪式的准备工作,设置灵堂、搭建灵棚、贴挽联、向邻近的人报丧等。第二天则是派人去送信告知别村的亲属朋友,宴请红白理事会成员商讨事宜,确保顺利举办好丧葬仪式。第三天则是举行火化,遗体化为骨灰。并在晚上时发门佛,将死去的亲人送上西去的路。第四天的辞灵,告慰亡去的灵魂,从家里离开。第五天则是“葬”的仪式,为死者建造坟,将其埋入土中,得以安息。之后则是“祭”的仪式。而现在,“丧”的仪式和“祭”的仪式并没有变,而“葬”的仪式持续时间更长了,也就是说骨灰在家存放的时间变长。...
更多
“祭”的仪式

2024-06-06

丧”、“葬”、“祭”,构成了完整的丧葬仪式。经过“丧”的仪式,死者去世的消息被亲属朋友和村里的人知晓,并且经过一系列的环节,通过哭,表达了对死者离去的悲伤之情,死者的尸体经过火化意味着其从人间的永远消失,经过发门佛和辞灵,表示其灵魂也踏上了西去的路,离开人间。通过“葬”的仪式,在亲朋好友的送别和旁观者的见证下,死者得以“入土为安”。通过“祭”的仪式,充分表达出对死者的祭奠,同时也是家人走出悲伤的过渡阶段,从而从心理上接受死者的离开。...
更多
“葬”的仪式

2024-06-06

通过“葬”的仪式,人们在跪拜中寄托着对死者的思念与告慰,经由公共场合,在人们的旁观下仪式完成,死者也终将被埋葬,从而“入土为安”。...
更多
现代城市公墓面临的现实困境

2024-05-19

中国城市公墓是近代由西方引入的国民殡葬形式,起步相对较晚,自身机制尚有不足。近年,随着中国城市化步伐加快,大发展过程中用地资源、生态环境及情感文化等方面问题在城市公墓建设中逐渐暴露,成为急待应对的现实困境。...
更多
城市公墓的分类

2024-05-19

山地公墓:山地地形主要表现形式有山丘、黄土坡等,壮阔大气、层次丰富,有着较强的稳定感和韵律感,纪念性意义比较强,可以用其做景观的主体或背景。我国城市周边荒山较多,且多为山地公墓建设的理想规划选址,这种设计理念给规划设计工作同时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一方面山地的处理应尽量就地取材、依山就势,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的特点进行适度的改造和修整,即满足景观改造的目的又保持了水土,同时节约了施工费用,达到了从生态和施工造价等多个角度考虑问题。城市公墓以其为立地条件,容易形成自然的园林式公墓。另一方面由于复杂的地势机械化工具难以进入,施工和绿化上有相对较高的难度。在空间布局上随山势起伏而建,以自然山水为限制,通过绿化体系整合分散的空间,呈现独特的景观格局。 ​...
更多
城市公墓基础研究

2024-05-19

公墓是一种趋向于集合的定义,《现代汉语词典》表述其为“公共的坟地(区别于一姓一家的坟地)”。起源于没有族姓氏时期的的原始社会,部落逝去族人聚集埋葬形成最初的公墓。中国历史上对“公墓”一词的最早记录出现在《周礼·春官》中,其中表述到“家人掌公墓之地,辨其兆域而为之图。先王之葬居中,以昭穆为左右,……”,这其中的“公墓”是指奴隶社会的一种族墓。...
更多
首页上一页
1
下一页尾页
联系我们

电话:400-158-1318

手机:

邮箱:706417206@qq.com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径山

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在线留言

扫一扫加好友


在线留言
您的姓名
联系电话
留言内容